發(fā)布時間:2024-03-29
下面介紹一下觸摸屏(touchscreen)。touchscreen簡單來說就是輸入輸出合二為一,不再需要機械按鍵或者滑塊,顯示屏就是人機界面。
整個touchscren模塊由LCD、touchscren、touchscren控制器、主CPU和LCD控制器組成。
一般touchscreen結構是:1面盾;2.覆蓋層;3掩膜層&標記層;4光學膠;5.第一層傳感單元和襯底;6光學膠;7.第二層傳感單元和襯底;8空氣層或光學膠;9液晶顯示屏。
表面屏蔽通常小于100微米厚。所有的塑料涂層都需要堅硬的防護罩,因為手指觸摸會劃傷塑料表面。如果涂層是玻璃,表面屏蔽是不必要的,但玻璃必須進行化學強化或淬火,表面屏蔽需要與涂層光學匹配,以避免過多的光損失。
覆蓋層可以是0~3mm厚,不是所有的touchscreen層都需要覆蓋層。覆蓋層越薄,信噪比越高,傳感靈敏度越好。常用的材料有聚碳酸酯、有機玻璃和玻璃。
第三層是掩模層和標記層,其厚度大約為100mm。掩模層位于蓋子下面,可以隱藏布線和LCD的邊緣。允許在設計中添加標記文字或圖標,但標記材料必須相當平滑地壓在ITO基板上,且標記材料應不導電。
第四層是光學膠,厚度約25 ~ 200 mm,光學膠越薄,信噪比越好。具有高介電常數(shù)(er)的光學膠可以具有更好的傳感指電容,從而獲得更高的信噪比。通常使用PSA壓敏粘合劑。
第五層是傳感單元和襯底。ITO涂層的厚度小于100納米。ITO涂層基底可以是100um ~ 1mm的玻璃(IR~1.52)或25mm ~ 300mmPET的PET膜(IR~1.65)。ITO越厚,單位面積電阻越低,信噪比越好。ITO越薄,透光率越好。基底可以是薄膜或玻璃。如果在玻璃基板的下表面上制作ITO,則玻璃基板可以用作表面覆蓋物。
第六層是另一層光學粘合劑。與上一層光膠相比,光膠層越厚,信噪比越好。這層光學粘合劑通常與ACA-各向異性導電粘合劑結合使用。
第七層也是傳感單元和基板,由與第一層基板相同的材料制成。注意不要將膠片和玻璃混在一起。如果ITO在基板的上表面,較厚的基板可以獲得較高的信噪比;如果ITO在基板的下表面,薄基板使信噪比更高。類似地,在邊緣區(qū)域需要各向異性導電膠。現(xiàn)在有一種單襯底工藝來簡化生產(chǎn)和降低成本。
第八層是空氣或光學粘合層。我們知道,空氣的介電常數(shù)等于1,可以減少來自LCD上表面的寄生電容。如果使用光學膠,可以使安裝更加牢固。需要匹配光學參數(shù)以減少光損失,盡可能選擇介電常數(shù)最低的光學膠,并確保ITO傳感單元與LCD上表面之間的距離至少為250 mm..
最后,液晶屏幕是代理設計的噪聲源。噪聲來自背光和LCD像素驅動控制信號。無源點陣屏通常不使用,在LCD前面會產(chǎn)生高壓信號。盡量與VCOM配合使用有源點陣屏,可以構成虛擬地面或屏蔽功能。如果真的需要無源點陣屏,在代理中添加一層ITO屏蔽層,屏蔽層必須接地,以消除寄生電容CP的影響。